French news report-logo

French news report

RFI

法国每份报纸,独立有别,各家报纸,各家评说。“法国报纸摘要”首选对中国事务的评论与分析,以飨听众。

Location:

Paris, France

Networks:

RFI

Description:

法国每份报纸,独立有别,各家报纸,各家评说。“法国报纸摘要”首选对中国事务的评论与分析,以飨听众。

Language:

Chinese


Episodes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法企业家:乌克兰可取代中国成为欧洲所需的高科技、低成本车间

4/4/2025
周五(4月4日)法国各大日报焦点依旧围绕在特朗普对全球征税之上。与此同时,法国企业家阿尔诺-达西埃(Arnaud Dassier)投书《回声报》论坛版指出,乌克兰可以成为欧洲所需的高科技、低成本车间,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提高对美国的竞争力。他还强调,乌克兰不需要加入欧盟就能做到这一点。 阿尔诺-达西埃写道,乌克兰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一半以上。乌克兰拥有丰富、高技能和具有竞争力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是加强欧洲经济主权的战略机遇。 乌克兰人仍然偏爱科学学科,以至于该国有时被称为“人才摇篮”。继信息技术部门成为欧洲主要的服务供应商之后,乌克兰工业在生产军事装备方面也拥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前苏联时代,后在战争经济的推动下得到了有力的恢复。 乌克兰融入欧洲工业结构将增强其能力,并有助于欧洲迅速重整军备。乌克兰每年生产几百万架无人机,而法国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 700 架。 通过与乌克兰公司合作,欧洲企业可以开发最先进的设备,从前线的经验中获益,而且成本低廉,同时确保其相对于美国竞争对手和中国零部件的自主性。 乌克兰加入欧盟:一个错误的好主意 这是否意味着乌克兰应该加入欧盟?达西埃回答是,这一仓促的计划与其说是理性分析的结果,不如说是德国人悲天悯人的浪漫主义和乌克兰人绝望的产物。乌克兰有可能因为必须遵守正在毁掉欧洲经济的监管和能源受创而失去作为其主要资产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相反地,从国际重建资金中获益,同时保持低水平的标准,使其能够向世界其他地区出口产品,这才符合欧洲的利益。无论如何,乌克兰远未做好融入欧洲市场的准备。更不用说乌克兰人才流失到欧洲的风险了。 达西埃认为,更明智的做法是将乌克兰视为欧洲的首选车间、实验室和分包商。在这里,欧洲企业可以进行创新和生产,不受布鲁塞尔官僚机构的限制。这是中国近几十年来一直扮演的角色,如今已无法再扮演。乌克兰可以取而代之。 在农业领域,情况更是如此,这是乌克兰的另一大财富。乌克兰是欧洲大陆最大的农业国。其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特别肥沃。战前,乌克兰供应着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 50% 的粮食储备,在全球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乌克兰谷物生产成本比欧盟低 30%。与其让乌克兰成为欧洲市场上一个强大的农业竞争者,同时迫使其遵守其最高级别的卫生和环境法规,不如保持乌克兰农业的自由,通过严格的进口配额和高关税保护欧洲农民,将其产品导向其天然市场--新兴国家,这才是更明智的做法。在进入欧洲市场之前,乌克兰鸡肉在亚洲和非洲国家非常畅销。 乌克兰可以成为欧洲新的战略伙伴,为所有国家带来经济利益,并为欧洲主权服务。要想从这种合作中获得所有共同利益,仓促加入欧盟将是适得其反的偏离方向。 惠誉将中国评级从A+下调至A 惠誉周四3日将中国的信用评级从A+下调至A,理由是财政状况恶化和债务问题。 惠誉在一份声明中说:“评级下调反映了中国公共财政的预期减弱,以及中国经济转型期间债务快速上升的轨迹。评级展望保持稳定。” 中国财政部则认为此次评级下调是“片面的”。中国财政部发言人说:“下调中国主权债务评级有失偏颇,我们对此深表遗憾,并不予承认。” 此次降级正值美国刚刚征收一系列新的严厉关税之际。不过,惠誉表示,由于“关税影响的不确定性”,其周四公布的预测并不包括这些关税。特朗普政府宣布对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征收 34% 的严厉关税。除了上个月已经征收的 20% 的关税之外,中国还将追加征收这新税。 尽管贸易战愈演愈烈,中国政府仍希望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能增长 5%左右,这意味着中国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出口上。这些出口在 2024 年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

Duration:00:05:16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关税:中国谴责特朗普“恐吓”,誓言报复

4/3/2025
周四(4月3日)法国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无不关注特朗普2日宣布的全球对等关税计划细节。据《费加罗报》亚洲特派员Sébastien Falletti发来长篇报道指,针对关税,中国谴责特朗普“恐吓 ”,并誓言采取报复措施。与此同时,北京寄望于与亚洲和欧洲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以应对美国总统对其征收的54%的关税。 报道首先写道,特朗普给中国的喘息时间还不到100天。4月2日,在白宫玫瑰园,美国总统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起了大规模关税攻势,这是他全球贸易战的优先目标。这位“美国优先”的倡导者手持一张图表,宣布对中国产品征收34%的额外关税,叠加他上任头几周即已征收的20%,针对这个亚洲巨人的关税壁垒将提高到惊人的54%,比同一天对欧盟和日本实施的严厉措施高出一倍多。 这一税率接近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承诺的60%,当时,他经常抨击中国是美国的主要对手。特朗普宣称:“我非常尊重习近平主席和中国,但他们从我们这里拿走了太多好处”,并谴责了他所认为的世界工厂的不公平做法。他为新关税辩解,指责中国根据一种不透明的计算方法,将“货币操纵”和其他变相壁垒考虑在内,从美国勒索了相当于67%的关税。 美国还宣布终止对中国小额包裹的关税减免,使得上述征税变得更加沉重。此外,北京还遭美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征税波及。但让人稍感安慰的是,中国的亚洲竞争对手也受到了白宫的重击,中国邻居的竞争优势被铲除,从而削弱了围堵巨人的效应,为其在亚洲后院提供了一条林荫大道。民主治理的台湾受到的打击几乎与中国大陆一样严重,达到32%。 报道续指,在拥护保护主义总统所宣布的“解放日”炮火中,东亚的出口经济体受到的打击最大。东南亚快速增长的“小龙”也受到了沉重打击,其中越南的关税税率为46%,柬埔寨为49%,汽车代工中心泰国为36%。就连他的“朋友”印度总理莫迪也被征收26%的关税,印尼则被征收32%。军事盟国日本和韩国也未能幸免,尽管日韩两国试图安抚华盛顿,但仍分别被征收24%和25%的关税。作为世界经济之肺的地区股市在开盘时暴跌,尤其是香港股市下跌了2.4%,一连串的坏消息甚至超过了最悲观的预测。 中国商务部4月3日发表声明,立即“强烈”谴责这些“单边恫吓做法”,并誓言采取报复行动“捍卫自身利益”。中国“敦促”美国“取消”这些不符合“国际法规则”、“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所谓对等关税”。报道表示,共产主义政权披着自由贸易捍卫者的外衣,谴责华盛顿转向保护主义,将其视为全球化的新麻烦制造者和美国资本主义穷途末路的象征。“历史证明,新关税解决不了美国的问题。这不仅会损害他们的利益,还会危及全球经济和供应链的稳定”,世界工厂如此抨击道,中国担心脱钩会使其全球化的核心地位备受威胁。 报道提到,这场新贸易战的范围比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发动的贸易战更广,而中国正处于一个微妙的时刻,因其经济增长正陷入结构性放缓,处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政府承诺2025年的GDP增长为5%,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对这一数字提出质疑,但这一数字仅是中国经济起飞高峰期2007年的三分之一。在房地产行业陷入危机、国内消费处于低谷之际,世界领先经济体设置的关税壁垒将严重打击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蒙田研究所特别顾问戈德门(François Godement)说:“中国人很担心,因为他们在出口方面很脆弱。根据MERICS智库的数据,2024年出口占GDP的30%,这是自1997年以来的最大份额,与2019年相比跃升了38%。” 尽管中国政府正大展拳脚,宣称采取“反制措施”,但由于中国经济对外国市场的依赖性日益剧增,其选择是有限的。报道引述摩根士丹利指出,这些关税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因为中国高度依赖出口,尤其是对北美市场的出口。世界贸易的普遍放缓也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面对特朗普的攻势,北京有反击的箭矢,但弓弩却也脆弱。去年向华盛顿出口了价值4390亿美元的产品。MERICS说:“他们将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特别是针对农产品和重要矿产的措施,以击中要害。甚至在特朗普关税战之前,北京就已宣布对半导体和电池生产所需的关键金属实施一系列出口限制,而这些物资绝大多数由中国集团主导。北京还可以掌控地缘政治的按钮,如正在台湾沿海进行的军事演习,或最近香港长江和记暂停向美国贝莱德公司出售巴拿马港口。 但中国不能转向保护主义,否则就有可能终结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受益匪浅的全球化。相反,中国正寄希望于加强与受到特朗普攻势打击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以减轻打击。从欧洲到亚洲,这位巨人正在重新发起魅力攻势,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可靠、稳定的合作伙伴,并披上多边主义和自由主义拥护者的外衣。它正在重新启动与东京和首尔的三边贸易谈判,推迟对白兰地的报复措施,以软化法国和欧洲。 《费加罗报》报道总结说,本月,习近平将出访已成为其最大贸易伙伴的东南亚,并将利用美国蛮横的关税攻势向马来西亚、越南和柬埔寨施以援手。中国绝对有能力突破美国的围栏占据这块空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但前提是这些国家不效仿美国,以保护自己免受未来“第二次中国冲击”的伤害,因为它们担心受惠于中国政府补贴的产品会大量涌入自家寻找新的销路。

Duration:00:05:51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王毅到访莫斯科,凸显政治和战略意义

4/2/2025
4月2日出版的法国各大日报头版集中关注两大话题:一是法国极右翼政党领导人玛琳娜-勒庞因挪用欧洲议会资金被剥夺5年参选权的判决公布后,勒庞为保住自己的候选资格而发起反击;另一个则是特朗普将在他口中的“解放日”-4月2日这一天,以捍卫美国经济为名,公布前所未有的关税政策,即将受到冲击的欧洲各国正在准备应对措施。此外,中国外长王毅到访莫斯科以及中国在台湾周边发起大规模军演,则是与中国话题相关的报道。 中国在台湾周边发起军演,模拟对台全面封锁 4月1日星期二,中国军方在台湾周边展开大规模军演,出动71架军机和21艘军舰,包括航母“山东舰”,模拟对台湾的全面封锁,以警告台独势力。各大日报分别对此进行了报道。 《费加罗报》引述专家观点指出:这次军演规模与2024年5月和10月的“联合利剑”演习相当,可能是对美国对台政策的一次试探。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的核心议题之一,作为台湾的主要政治支持者和武器供应方,美国与中国在台海问题上的分歧不断加剧。台湾总统赖清德称中国为“敌对外国势力”,引发北京强烈反响。中国警告“台独意味着战争”,并强调推动台独只会加剧台海紧张局势。 中国军方表示,本次军演模拟封锁台湾,进行多方向精确打击训练,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台北则派遣军机、军舰并部署导弹系统应对。 《十字架报》在报道相关消息时强调:近年来,中国不断提升军事能力,包括研发新型登陆驳船以及深海切割设备,引发对台海冲突风险的担忧。 该报引述专家观点指出:中国正在利用中东和乌克兰局势的紧张,在亚太地区推进自己的战略布局。 《回声报》则指出:中国军队周二发动军演,模拟封锁台湾的海空补给线以向台北施压,并向华盛顿传递信号。本次军演被视为对台湾新总统赖清德近期反制中国渗透政策的回应,同时也显示出北京对台施压的升级。不过,有分析认为:此轮威胁升级与中美关系没有直接关联,美国防长近日访问亚洲,并没有明确提及台湾问题,美国对台仍维持“战略模糊”政策。 报道指出:为确保自身安全,台湾依靠半导体产业来巩固其国际地位。台湾半导体制造公司台积电(TSMC)控制着全球58%的芯片市场,为全球电子产业提供核心元件,使台湾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解放报》在报道中突出关注中国发动信息战。该报指出:中国军队在信息战和破坏稳定方面取得了进展。在宣布军演的同时,中国军方发布了大量宣传视频。其中一部作品,将台湾总统赖清德比喻为“寄生虫”;另一幅作品描绘了中国军舰和战机扰台飞行;第三个视频“降妖伏魔”则展示了中国战机的多样化手段和强大能力。 王毅到访莫斯科以巩固与俄罗斯的传统盟友关系 此外,《回声报》报道了中国外长王毅抵达莫斯科,展开为期三天访问行程的消息。期间,将与包括普京在内的俄罗斯高层会晤。 报道强调:王毅在访问期间,将与包括普京在内的俄罗斯高层会晤。此行重点讨论双边关系和乌克兰问题。但核心目标更具政治和战略意义。在特朗普政府与俄罗斯采取战术性接触,以期结束俄乌战争之际,中国希望借此访问之机巩固与俄罗斯的传统盟友关系,以免受到边缘化。报道指出:尽管两国关系经历过起伏,俄罗斯却始终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主要盟友。两国不仅共享4,000多公里的边界,还视美国为共同对手,并希望共同推动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塑。 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中俄关系更加紧密。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官方立场是“保持中立”。但是,面对西方制裁和外资撤离,中国填补了俄罗斯市场的空白,向莫斯科提供军事援助以及商品,同时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 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与莫斯科的战术性接近颇令北京意外、甚至恼火。中国努力淡化这一变化的影响,强调中俄关系的长期稳定性。 不过,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最新强硬表态,或许令中国感到满意。北京强调:中俄关系的长期稳定性,不会受第三方影响。报道引述专家观点指出:美俄之间的相互猜忌持续已久,这种关系不会在瞬间改变。而俄罗斯在经济上高度依赖中国,而美国在解决乌克兰战争的问题上,也需要得到中国的一臂之力。

Duration:00:05:47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解放报:普京、习近平、特朗普:新时代的帝王

4/1/2025
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导人玛琳娜-勒庞挪用欧洲议会资金罪名成立,巴黎法院周一裁定,勒庞被判四年监禁并禁止参选五年,意味着这位极右翼领导人几乎无缘2027年大选,引发各方巨大反响。4月1日出版的法国各大日报头版新闻纷纷聚焦此一话题。各报关注的国际新闻焦点分别有:特朗普正在考虑其第三任期并提高针对普京的声调;克里姆林宫否认与华盛顿关系恶化;莫斯科与基辅相互指责对方不遵守特朗普提出的关于停火30天的倡议。 此外,《解放报》刊出一篇社论文章,解析了当今世界领导层的演变;《回声报》则报道了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走出低谷,2024年实现接近最高纪录的营收业绩的消息。 三位帝王开启新时代 《解放报》的社论文章通过目前主导世界的普京、特朗普和习近平这三位领导人,解析了当今世界领导层的演变。文章作者是该报联合创始人之一、资深记者赛尔日-朱利(Serge July)。朱利称普京、特朗普和习近平为“新帝王”,揭示这三位强人在各自国家建立威权,并影响全球政治格局,颠覆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作者强调:新的全球格局建立在武力、领土扩张以及对国际机构的蔑视之上。 文章作者首先发出警告说:俄、中、美三国领导人的强势风格,预示着掠夺者时代的到来,他们的行为可能得到其他邻国的效仿,一场灾难似在劫难逃。 当今世界的三大帝王以俄罗斯总统普京为先驱;美国总统特朗普是最晚加入且最为笨拙的一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为其中最为强大的一位。他们在各自国家享有绝对权利,如今掌控着世界,统治着包括陆地、海洋和太空在内的庞大的全球帝国。 弗拉基米尔·普京 已经开启第五个总统任期的普京,渴望成为彼得大帝的继任人。在数十年的统治中,极力推崇强权政治,无所畏惧,以长期策略实施其全球野心。这位具有克格勃生涯背景的总统,不屑国际规则和道德原则,掌控着国家安全系统,创造了一种现代独裁模式,希望通过武力和威胁恢复俄罗斯的帝国荣耀。在乌克兰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实际上,普京并不急于达成停火协议。他希望局势长期保持不稳定,待机重新发动攻势。 唐纳德·特朗普 重返白宫的特朗普最大的特点是他的不可预测性。文章作者揭示这位狂妄自大的商人将美国视为私人资产,并试图以商人逻辑主导全球事务。特朗普以“主人”的心态试图征服、甚至收购格陵兰岛和巴拿马,正如普京试图吞并乌克兰一样。他会不择手段实现这一目标。 特朗普的主要武器之一是关税政策。尽管在许多经济学家眼中,特朗普推行的贸易政策损害了美国自身经济。但特朗普十分幸运,因为作为美国总统,他可以利用美国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来谋求世界霸权。 习近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强大地位不可小觑。习近平是特朗普遭遇的唯一真正对手。特朗普团队深知:,中国与困境重重的俄罗斯截然不同。习近平发明了全面控制社会的体系,以科技手段监管民众,并推动中国在太空探索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遏制中国,是特朗普的目标之一。 文章作者最后指出:全球新的政治格局简单明了即:三个帝王瓜分世界,其他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角色在窥视邻国,心里打着各种小算盘。像埃尔多安一类的领导人将迅速尝试步他们之后尘并试图参与竞争。世界将进入一个地缘政治掠夺者的时代,充满不确定性和潜在冲突。 华为重拾昔日风采 此外《回声报》刊出报道,揭示华为2024年营收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该报指出:与特朗普一样,华为也卷土重来。特朗普在2019年对华为发起一系列贸易制裁,旨在遏制其增长,但如今,这家由任正非创立的公司重新焕发昔日风采。 经历了数年的艰难时期、特别是2021年营收缩水近三分之一之后,这家电信设备制造商如今的研发涉及计算、能源和电动汽车等多个领域。 2024年,华为更实现营收8620亿元人民币,接近2020年创下的最高纪录。华为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PC业务上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8%,并在中国市场重新夺回智能手机销量第一的位置。 其收入结构也发生变化,71%的营收来自中国,与五年前相比,更为依赖国内市场。不过,尽管华为推出了鸿蒙星河版(Harmony Next)系统,试图挑战iOS和安卓,但目前其成功仅限于中国市场。另外,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华为仍落后于苹果,后者的营收几乎是华为的六倍。

Duration:00:05:24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应对美国关税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3/31/2025
法国各大报纸头版关注今天巴黎法院对极右国民阵线主席玛丽莲勒庞判决,她失去选举资格。关于中国方面的消息有,中国钢铁制造去年利润亏损严重,面对特朗普政府展开的高关税打击,亚洲,欧洲等分别加紧谈判采取自贸措施应对,而特朗普政权与俄罗斯普京靠近,似乎进入强人政权专制时代。 中日韩预坚强自贸合作 经济回声报报道在美国对贸易伙伴于4月2日准备征收“对等关税”,提高美国进口关税全面攻势前夕,亚洲和欧洲都在加紧应对行动。 中韩日三国工业贸易部长在周日在首尔举行紧急会议,并发表联合声明,寻求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同意重启并加快三国自贸协定谈判,达成一项全面 ”和 “公平 ”的三边自由贸易协定,希望为企业提供 “一个可预测的全球公平投资和贸易环境”。 中韩日三国自贸谈判始于2013年,在2019年谈判陷入僵局。去年三国领导人在韩国首都首次恢复三方峰会,重新启动了讨论。 分析指出中国、日本和韩国分别占世界人口的 20%、全球经济的四分之一和全球贸易的 20%,而且三国严重依靠出口经济,因此美国高关税政策对这些国家经济构成正真威胁。 三国希望在改革世贸组织方面加强合作,同时寻求鼓励新成员加入由中国和 14 个亚洲国家组成的庞大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RCEP 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占全球贸易的 28%,占全球 GDP 的 30%,但印度在 2019 年退出。 该报写到同样欧盟也加紧应对措施,近期布鲁塞尔与南方共同市场推进自贸协议谈判,在今年1月欧盟重启与墨西哥贸易协议。2月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前往印度,加强双边贸易关系。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回声报上呼吁欧洲团结走向独立,应对特朗普贸易战。 特朗普保守主义 费加罗报刊登巴韦雷兹的评论文章指出,特朗普执政进一步推进保守主义,让美国向一个不自由的民主国家转变,特朗普选择靠近俄罗斯,标志着与专制帝国结盟,似乎让进入了一个“专制者的春天”,这为专制者开辟了一个强大的空间,以谎言和专横为基础的专制暴政,鼓励对国家和个人权利的攻击。 作者指出西方联盟的削弱,以及对国际秩序的动摇正在加速因世界贫富分化严重引发的暴力上升,而且特朗普不可能让美国恢复伟大,但对俄罗斯和中国来说,特朗普是一个天赐的惊喜。虽然中国被视为美国的主要战略对手,但迄今为止,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幸免美国的高关税制裁。 分析指出现在刻不容缓,是欧洲和欧洲人重新站起来是至关重要的时刻。 中国钢铁制造 2024 年利润亏损近 10 亿美元 费加罗报报道全球第三大钢铁制造商中国鞍钢在 2024 年利润亏损严重接近 10 亿美元,主要受到中国基建行业需求低迷,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和成品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 自 3 月初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对包括中国钢铁在内的所有钢铁和铝进口产品征收 25% 的额外关税,随后中国钢铁的主要进口国越南和韩国也宣布征收新税。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官方已经宣布在 2025 年前减少钢铁产量,但没有具体说明减少的程度。 法国极右领导人失去选举资格五年 法国各大报纸头版关注法院对玛丽莲勒庞控挪用欧洲议会的资金以满足自己政党内部需求判决的报道,这位极右翼领导人被判处剥夺选举资格五年,立即生效。 费加罗报周一用法院决定玛丽莲勒庞政治未来为题,报道玛丽莲勒庞也将知道自己是否能够作为候选人参加下届总统选举。 回声报刊登分析文章如果玛丽娜勒庞无法在 2027 年竞选总统,法国会发生什么?就连极右翼的反对者也担忧将失去主要竞争者。 解放报指出法国极右政党玛丽莲勒庞失去下届法国总统候选人资格。

Duration:00:05:26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Sandro Maje:与中国股东的荒谬冲突

3/29/2025
周六出刊的法国各大全国性报纸关注的重点各不相同。 在国内新闻方面,右派费加罗报关注《拉奇达·达蒂 (Rachida Dati) 在巴黎市长竞选中领先》,指出根据伊福普-菲杜西亚尔(Ifop-Fiducial )民调显示,文化部长在首都市长的第一轮选举中领先所有竞争对手,并有望在左翼政坛分裂的情况下获胜。 天主教的十字架报则关注伊斯兰教长《伊玛目们在法国的真实生活》。 在国际新闻方面,左派解放报质疑《美国的民主党人都到哪儿去了?》,认为面对特朗普压倒一切的态势,美国左派大部分人士保持缺席。 周六有关中国的报道只有费加罗报在经济版面刊登了法国轻奢服装品牌《Sandro Maje:与中国股东的荒唐冲突》,指出四年来,拥有这些品牌的成衣集团SMCP一直受到中国股东(山东如意集团)状况百出的影响。对此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AMF)已开始采取行动。 文章在开篇指出,公司的情况堪比一部糟糕的金融惊悚片。在过去的四年里,拥有Sandro、Maje、Claudie Pierlot等轻奢品牌的SMCP 集团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噩梦:中国股东通过卢森堡设立的公司European TopShoho (ETS)间接持有法国集团的股票,但这家卢森堡公司16%的资本化为乌有,且没人能抓到这些资金的尾巴。 四年来,世界各地对此资金的法律诉讼和调查层出不穷,涉案的法国集团 1200 万股股票目前沉睡在位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信托账户中......而中国股东则不知所踪,尽管他们成立了这家名为 Dynamic Treasure Group (DTG) 的信托公司,可套在这些公司身上的绳索现在也越来越紧了。 新的转折 本周四(3月27日),这一不可思议的连续剧因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的审查出现了新的转折。虽然惩罚涉及中国集团公司董事邱晨然的非法行为,金融管理局(AMF)要求对邱晨然处以 70 万欧元的罚款,以及对两家公司 ETS 和 DTG 进行制裁,卢森堡公司面临 40 万欧元的罚款,信托基金面临 30 万欧元的罚款,但这一切并未解决根本问题。 文章回顾了中国股东如意集团神仙操作法国集团股份之后,引发的司法大战,以及目前正在试图解开股权乱麻的始末。 无妄之灾 一位接近案件的消息人士遗憾地表示:“过去四年间,发生在法国SMCP 集团身上的事情就是一个无妄之灾,不幸的是,由于法律程序和贸易现实之间存在差距,这样的故事还在继续。”与此同时,法国金融管理局也高度重视针对SMCP集团中国股东的指控。调查人员揭露了作为如意集团老板的女儿——邱晨然在SMCP 股票的交易中, 同时扮演了卖方和买方的角色,而事实上她与买方和卖方——ETS 和 DTG这两家公司都有关联。她的律师也承认股权交易时未申报的事实,但坚称这是“无意的”,归根结底是因为卢森堡子公司处于完全混乱时期犯的错,当时公司经历着严重的财务和管理危机”。 但对法国集团 SMCP 的 6,000 名员工及其管理层来说,这种情况令人头疼不已。用集团总经理的话说,更糟糕的是“这四年就像是在地狱里一样,在这种焦虑的氛围下,管理层正集中精力执行公司战略,而集团的创始家族和员工则将自己的持股比例提高到了 10.3%。 除了陷入与股东的司法大战之外,法国集团的经营还面临着成衣市场日益困难的压力。文章称.集团的中档品牌最先受到消费量下降的影响。最初幸免于难的轻奢品牌Sandro、Maje、Claudie Pierlot 和 De Fursac,现在也陷入困境。去年,SMCP集团的净亏损为2360万欧元。营业额下降1.5%至12亿欧元。在大规模扩张后,近70家门店因此被关闭。投资集团的两家基金也希望在可能的情况下撤资,但价格又会是什么呢?谁会在成衣行业的风暴中冒险收购SMCP集团呢?而刚刚收购轻奢品牌The Kooples的是 Verdoso公司,则专门投资于陷入困境的公司。

Duration:00:05:14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TikTok在线购物进驻法国:机遇和隐忧共存

3/28/2025
“虽然例如电子儿童协会等机构担心TikTok模式的这种演变会带来用户沉迷消费的风险、将趣味性和信息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会带来客户数据收集方面的隐忧,但不少品牌则着非常积极的态度跃跃欲试,因为TikTok Shop是一个重要的增长杠杆,是一个独特的机会,带来收益的潜力是巨大的”。 各位好,今天是2025年3月28日星期五。今日出刊的法国主流报刊头版大多关注特朗普对汽车行业举世震惊的关税威胁、前一日在巴黎举办的志愿联盟就乌克兰问题达成的共识和一些不确定性。除了这几个话题,本台订阅的纸媒在今天的国际版集中聚焦80岁高龄的法国、阿尔及利亚双国籍作家布阿来姆·桑萨尔被抓的后续以及法、阿两国关系、抖音允许法国用户在其平台上进行购物给法国带来的冲击、萨科齐利比亚政治献金案进展、法国极右翼政党领导人巴尔德拉造访耶路撒冷等;国内焦点则主要涉及幼童埃米利神秘遇害案的调查进展、马克龙的总统府秘书长阿列克谢·科勒即将离任、贝鲁政府面临“如喜马拉雅山一般”的疑难问题和“同样巨大的”不受欢迎度、法国政府加强打击未成年人犯罪等。在本期的法国报纸摘要节目当中,我们为您选取与中国有关的内容做综述。 今日出刊的费加罗报在经济版面关注了TikTok Shop,即TikTok电商在严格监控下来到法国的消息。当中指出,日前,TikTok电商日前在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上线,但受到这些国家政府和欧盟的密切审查,而这些审查是“有充分理由的”。布鲁塞尔方面怀疑其不遵守天猫、希音、亚马逊等大型平台的现行规则,因此对TikTok电商发起了两则调查。布鲁塞尔方面还短暂地对其开启过第三项调查,因TikTok Lite版本对那些在短视频上面花费更多时间的用户发放消费券这一形式的奖励。面对欧盟的压力,TikTok已经承诺不再向用户提供此类让人上瘾的模式。 费加罗报指出,随着TikTok电商在欧洲电子商务领域的版图扩张,布鲁塞尔的警惕一直处于高位,目前在负责监控网络的团队当中,专门有一个分支负责TikTok Shop。去年12月,这一平台已经进入爱尔兰和西班牙。法国政府一位消息人士对费加罗报指出,“这是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反欺诈局早已决心加强包括天猫和希音等在内的电子商务平台的控制。 费加罗报指出,在这种气氛下,TikTok迅速向欧委会提交了风险评估报告。在法国,这一巨头已经成功安排了在4月与经济部官员的会面,期待在见面时,向法国官员们展示自己的新亮点。TikTok也在各大品牌、创意领军人物、协会和消费者权益机构等之间游走,与其增加魅力互动,同时制定了一份证明其遵守有关产品安全和消费者保护的规则。该平台列出了禁止销售的产品,例如枪支、危险物品、毒品,以及其网站上拒绝销售的产品,例如烟草、非处方药和处方药以及减肥产品等。在授权卖家在平台上销售之前,核实卖家推荐信所采取的措施也非常详细。就像其打击假冒的政策一样。TikTok还计划在未来几年投资120亿欧元用于其先进的数据安全计划。 费加罗报指出,虽然例如电子儿童协会等机构担心TikTok模式的这种演变会带来用户沉迷消费的风险、将趣味性和信息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会带来客户数据收集方面的隐忧,但不少品牌则“抱着非常积极的态度跃跃欲试”,因为TikTok Shop是一个重要的增长杠杆,是一个独特的机会,带来收益的潜力是巨大的。 巴黎人报也在今天的经济版面关注了TikTok Shop的话题。当中指出,“在法国,人们等待这个消息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巴黎人报引述TikTok法国发言人法比安·拉克扎格的分析,称“用户们喜欢让我们用沉浸式的、充满娱乐的方法向他们推出产品”。“建于用户当中的约67%年龄在25岁以上,他们对自己的钱包拥有百分百的支配权,TikTok有必要引起他们的购物兴趣”。 巴黎人报同时报道称,鉴于在美国引发的购物狂潮,法国品牌早就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迎接TikTok Shop的进驻。最具有优势的包括美妆护肤、小型电器,尤其是耳机、厨房用品等领域。家乐福等连锁品牌已经拥有优势客户群,但一些中小型企业也将有机会在这一平台上进行突破。

Duration:00:05:06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欧洲稀土自主战略: "中国的锂,将如同之前俄罗斯的天然气"

3/27/2025
“欧盟正在转向一种融入了主权概念,而不再仅仅是市场逻辑的产业政策,哪怕在欧洲土地上生产的成本可能会更高”, 因为“毫无疑问,明天中国的锂会像昨天俄罗斯的天然气一样”。 各位好,今天是2025年3月27日星期四。本台订阅的今日出刊的法国各大主流报刊头版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国际方面多大篇幅报道泽连斯基的巴黎之行、土耳其反埃尔多安示威大潮、巴以局势、特朗普针对15个国家或地区发出警告,称其“诈骗”美国,其中就包含中国和欧盟等;法国国内方面,各报刊的共同关注点有法国幼童埃米利死亡案,其四名家族长辈被警方暂时关押调查的后续、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袖巴尔德拉造访以色列,前往10月7日恐怖袭击旧址、马克龙与来访的泽连斯基会面、为了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法国着手进行稀土循环,欧盟同时出台稀土生产战略计划、争议影星德帕迪约性侵案后续、法国足联改革等。在本期法国报纸摘要当中,我们为您选取与中国相关的话题做综述。 加沙项目 在本期报纸摘要开始前,我们希望提请您的注意: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是参与“加沙项目”的12家国际媒体之一,该项目由“禁忌故事”联盟发起,汇集了约40名记者和专家。这一团体对自2023年10月以来报道加沙地带战争的巴勒斯坦记者面临的威胁进行合作调查。这一调查的第一部分内容如下:法迪·瓦希迪 (Fadi al-Wahidi) 的故事。2024年10月9日,一颗子弹射入他的颈部第二和第三节椎骨之间,造成严重的脊髓损伤,导致双腿瘫痪。仔细重构事实后,调查团发现,在受伤时他作为记者的身份是十分明显的,却仍然受到袭击。目前,25岁的法迪·瓦希迪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再次站立和行走。该调查内容已发布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法语网站上,但由于报刊的印发与网站信息的刊登之间具有时间差,参加“加沙项目”、且本台订阅的纸媒在今日出刊的内容中暂时还未贴出法迪·瓦希迪的遭遇。 减少对华依赖,欧洲推出稀土自主战略 今日出刊的十字架报以大篇幅关注了“关键原材料法案”框架下,欧盟委员会3月25日公布的首批可在欧洲大陆建立的用于生产稀土和关键金属的矿山和工厂清单。这一清单上共包含47个项目,其中9个项目位处法国境内。十字架报引述负责工业事务的欧盟委员斯特凡纳·塞茹尔内的解释,称“我们有义务在欧洲开采新矿,这是安全的需要”。“毫无疑问,明天中国的锂会像昨天俄罗斯的天然气一样”。十字架报指出,通过这一稀土战略,“欧盟正在转向一种融入了主权概念,而不再仅仅是市场逻辑的产业政策,哪怕在欧洲土地上生产的成本可能会更高”。 在这一框架下,预期在法国设立的7个稀土回收中心也得到了今日出刊的巴黎人报的关注。巴黎人报称,在这些对欧洲的重要基础设施至关重要的金属领域,有必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尤其是法国在相关矿藏储量方面并不突出,中国的产量占据全球产量的大约70%,且全球提纯的90%也都来自于中国。面对这种情况,回收就显得十分必要。巴黎人报报道称,法国政府将投入资金,在日本合作伙伴的帮助下,于比利牛斯-大西洋地区建造稀土回收和精炼工厂,预期2026年启动。整体而言,欧盟将通过欧洲投资银行,为这47个项目提供贷款或担保,希望到2030年,每种稀土的开采量至少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10%,同时能够提炼自身使用量的40%、回收自身需求量的25%。 根据欧盟的官方数据,这47个战略项目预计总资本投资为225亿欧元。 西安进行猪肝移植到人体的重磅手术 今日出刊的费加罗报也刊登了一则有关中国的消息,聚焦位于西安的空军西京医院“将猪肝移植到人体,进行异种移植的新壮举”。这篇报道指出,此次手术被认为是异种肝移植可行性的首批确凿证据之一。费加罗报指出,这并不是第一次对人体进行猪异种移植:在过去的两年中,全球已有6人在活着的时候接受了猪心脏或肾脏移植。此类手术的成功甚至促使美国卫生局批准,没有其他治疗选择的患者可以在特殊情况下从中受益,进行尝试。费加罗报称,本次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中国方法是首批在肝脏移植领域实现此类实践的可行性的确凿证据之一。 在中国的案例中,猪肝需要进行6项基因改造,其中包含3项基因抑制和3项人类基因的插入。 费加罗报指出,“这一技术壮举带来了许多希望:在法国,每年有1000人因未及时移植而死亡,而肝脏是继肾脏之后第二大移植器官,也是受捐赠者短缺影响最大的器官之一。异种移植有一天会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可靠替代方案吗”? 面对特朗普关税威胁,北京清楚“没什么好谈的” 同样在今天出刊的回声报与中国相关的重要话题有:特朗普将4月2日的攻势重点转向“肮脏的15国”。一周后,他将宣告对一些国家和地区征收大幅度关税。虽然征税程度、征税的具体对象、谈判空间和时间表等都还迷雾重重,但欧洲大概率是美国的主要目标之一。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回声报认为,“和正在疯狂寻求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共识的印度不同”,“北京方面清楚地了解,中美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谈判的,因此中国不愿屈尊乞求”,因为“双方是系统性竞争的对手”。

Duration:00:04:53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博鳌亚洲论坛极力展示亚洲经济蓬勃发展

3/26/2025
26日出版的法国全国性大报头版主题各有侧重。财经报刊«回声报»凸出法国政府精简机构努力面对的问题。«费加罗报»将法国社会日趋严重的吸毒贩毒现象话题放在头版头条位置。«十字架报»聚焦法国与前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关系当前出现的危机。«解放报»则特别关注法国社会近期出现的抵制美货的现象。法共«人道报»在头版凸出的重点是法国极右翼及其它保守势力对新教学大纲中性教育内容的诋毁和攻击。另外,各报在国际版简短介绍了关于乌克兰战争有限停火沙特谈判取得的进展。美国打击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计划泄密也引起各报关注和评论。«费加罗报»特别注意到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两国边境近期频繁发生武装冲突。关于中国,«回声报»报道了刚刚在海南开幕的博鳌亚洲论坛,也刊登文章介绍欧盟试图打破中国在稀有矿产开发领域的垄断的努力。该报也特别分析特朗普政府要对委内瑞拉石油的进口国加征关税措施的目的和影响。 25日在中国海南开幕的博鳌亚洲论坛今年的主题是“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回声报»特派记者在文章中指出,从当前动荡的国际形势来看,这次年会的主题十分应景,论坛也努力呈现亚洲经济的强劲势头。文章简要回顾这个被称作是“亚洲版达沃斯论坛“的历史指出,论坛在2001年由29个亚洲国家发起,由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领导。原本是为推动亚洲地区国家的融合而设立,但逐渐为中国所用。中国将它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窗口,一个建立”南-南“轴心的工具。习近平2012年上任以来,三次亲自出席论坛活动。论坛的官方色彩浓重,时常也成为重大事件的风向标。2008年,这里曾是台海两岸自1949年以来的首次政治接触的平台。2011年,金砖五国除印度外的国家领导人都到场出席。但新冠疫情后,论坛的国际性有些褪色。今年,俄罗斯只派出一名副总理出席,欧洲更是低调,只有葡萄牙外长出席。然而,在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贸易战背景下,热点话题从未像如今这么凸出。潘基文指出,无论是否愿意,国际贸易都正变得更加脆弱,更加不稳定。香港特首李家超也表示,亚洲应当支持多边主义,摈弃贸易保护主义。与会者因此都利用这次论坛凸出亚洲经济的强劲势头。文章引述博鳌论坛的展望数据指出,2025年亚洲经济增长应当能达到4.5%,去年为4.4%。亚洲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例也将从目前的36.1%扩大到36.4%。北京经贸大学教授林桂军特别指出:亚洲是全球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地区。这篇文章指出,中国努力淡化特朗普政府关税措施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似乎更关注美俄关系改善是否会将中国边缘化。一些中国与会者因此在博鳌论坛上转弯抹角地呼吁莫斯科不要忽略北京。中国社科院一名学者表示:俄罗斯也是亚洲的一部分,尽管联合国不这样认为。 特朗普政府将自4月2日起对进口委内瑞拉石油的国家征收二级关税。«回声报»相关文章指出,这项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中国。另一个目的涉及的则是能源企业雪佛龙在委内瑞拉的运营。特朗普要求雪佛龙在5月27日前停止委内瑞拉业务。 在中国话题之外,法国各报也都报道了俄罗斯与乌克兰达成有限停火的消息。特朗普迫切希望俄罗斯与乌克兰达成停火,但相关会谈似乎雷声大雨点小。除«回声报»在头版以图片形式凸出双方达成黑海有限停火协议外,其它法国全国性大报26日均未在头版介绍这项有限的进展。«回声报»的相关报道特别凸出这项俄罗斯有条件地接受的停火协议的不确定性。«费加罗报«的文章也认为,这项有限停火在美国的压力下达成,看上去更像是对普京政权的让步,而且是一项十分脆弱的停火。

Duration:00:05:31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电动汽车:比亚迪碾压一切、击败特斯拉

3/25/2025
周二出版的法国各大全国性报纸头版关注的重点各不相同,右派费加罗报关注法国国内新闻.称总理《贝鲁陷入议会受阻的陷阱》,指出刚刚在马提尼翁庆祝了任职百日的总理遭到反对派和部分多数派的指责,他打算绕过议会采取行动。左派解放报关注《在格陵兰的冷汗夹背》, 指出在丹麦管辖的这个世界最大的岛屿,本周会看到一个特朗普的代表团的到来,被美国吞并的想法让民众感到不安,但一些人则希望借此机会与哥本哈根重新谈判(岛屿的)地位问题。天主教的十字架报关心法国国内立法,疑问《对少年犯:是支持还是惩罚(他们的)父母?》,指出今天在参议院正在审议一项法律草案,该草案规定对失职的父母实施更严厉的处罚。法共人道报关注前总统萨科齐和利比亚的司法案卷,称《萨科齐案:清算时刻》,报道了针对2007年利比亚涉嫌资助法国右派总统候选人竞选的案件,检察院的公诉从今天(3月25日,周二)开始,人道报回顾了为期十周的这次历史性庭审。此外人道报还关注《特拉维夫正式实施种族清洗》,报道了以色列国防部刚刚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其任务是开展 “大规模后勤行动”,将巴勒斯坦人驱逐出加沙。 经济类回声报的头版关注中国,通栏标题是《比亚迪:碾压一切》,介绍了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超过特斯拉,突破千亿美元的销售大关,目前它的目标是彻底改变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而法国正使用政府补贴这一武器,试图减缓这家刚刚迎来成立三十周年的中国汽车集团的增长速度。 回声报在大事版面刊登了该报驻上海记者Raphaël Balenieri 发回的专稿《电动汽车:比亚迪击败特斯拉》。 文章在开篇称,真是一份漂亮的生日礼物!比亚迪本周一发表的最新年度业绩显示,在深圳成立30年后,比亚迪的营收在2024年首次突破1000亿大关。更妙的是,按市场份额计算的这家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以整整1070亿美元超过了同期收入为977亿美元的美国特斯拉。这也是自 2018 年以来的首次。 文章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比亚迪的成功。一是从销售增速来看,比亚迪与特斯拉的差距更是惊人,爆发式增长相差近三成。(特斯拉的销售在 2024 年仅增长了 1%,但比亚迪的却增长了 29%);这要归功于巨大的中国市场,因为比亚迪占据了中国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二是从盈利能力来看,虽然马斯克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如以前,可特斯拉仍然遥遥领先。但比亚迪去年的利润创下了55.5亿美元的纪录,增长了34%。 最后,从销量来看,两大集团仍然不相上下, 2024 年,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售出176 万辆100% 电动汽车,而特斯拉则卖出了 178 万辆。不过,比亚迪在某个季度的销量是特斯拉的两倍,而2023年底就已出现了这种情况。 文章认为,按照目前的速度,考虑到比亚迪希望今年的销售带到 500 万至 600 万辆包括 100%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特斯拉可能会在 2025 年失去销售桂冠。 5 分钟即可充满电池 2003 年时,这家深圳集团还只是一家小型智能手机电池制造商,如今,它正凭借激进的定价和技术创新获得丰厚回报。近几个月来,与特斯拉不同,比亚迪拥有非常广泛的车型选择,在中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比亚迪加大了促销力度,以提高销量。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中,价格战对于许多中国小型制造商而言是致命的,它们无力应对,被迫裁员甚至倒闭。 但比亚迪的主要重点是创新,并且要与特斯拉在这一领域一争高低。该集团上周展示了一项新技术,只需短短 5 分钟就能给汽车的电池充满电,续航里程可达 400 公里,引起了行业轰动。 一个多月前(2月11日),比亚迪还宣布将在几乎所有车型中安装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甚至包括售价低于10,000欧元的车型,且无需额外付费。然而,到目前为止,名为“上帝之眼”这个系统仅出现在售价超过 30,000 欧元的车型上。 集团董事长王传福在深圳总部宣布说:“2025年将首次成为人人享有智能驾驶的一年。” 欧洲第二家工厂 此外,比亚迪还在继续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在目前规模仍然很小的欧洲市场。为此,它正在考虑除了今年即将投产的匈牙利工厂之外,在欧洲开设第二家工厂。 文章最后总结说,这些工厂将能使比亚迪巧妙地规避布鲁塞尔对所有运抵欧洲的“中国制造”汽车征收关税。不过,和与在中国生产的车型相比,这一迁移策略将导致生产成本增加15%至30%。

Duration:00:05:41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中国化工竞争 引发法国企业衰落或威胁主权独立

3/23/2025
法国周日报纸关注俄乌问题,报道俄罗斯周日在沙特与美国就乌克兰问题展开的系列谈判之际,俄罗斯无人机周六晚袭击基辅多地,随后在周一乌克兰与美国以及美国与俄罗斯将同时展开谈判。关于中国的报道有中国展示深海切割电缆机器人,以及中国在化工生产领域的竞争让法国百年企业衰落,引发法国化工独立担忧。 化工行业衰落威胁法国工业主权独立 关于中国方面的消息有,费加罗报刊登长篇采访报道总部部位于格勒诺布尔的化工生产商康睿公司 (Vencorex)无法应对中国产品低价竞争,而化工行业的衰落威胁法国工业主权独立。 报道显示法国化学生产商康睿公司始建于1915年,当时以生产毒气起家,随后生产不同化工产品,属于法国最古老的化工企业。在上个世纪90年代该化工产品制造商已经减少产量,最近几个月更是坏消息不断,现在或将完全关闭。 影响就业 法国化工生产商康睿公司面临的困难或将让当地使整个就业领域陷入困境,会影响达6千多个工作岗位,其长期结果会让法国不得不依赖外国供应工业盐和氯气。 康睿公司董事长让-吕克-贝阿尔(Jean-Luc Béal)在本周法国国民议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解释说:"新冠疫情让企业大幅减产,随后从2023年开始中国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来竞争市场份额,我们发现自己的产品销售量和利润同时大幅下降"。 虽然法国政府出面帮助,但是现在唯一的感兴趣购买者却是康睿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万华公司,而且中方承诺只保留该法国化工企业的一小部分利润高的车间,保留450名员工中的54人,并从中国直接运入更先进的生产线。 对法国战略挑战 该报分析指出如果康睿公司倒闭还会牵连法国化工行业相关产业,如向民用核电厂提供氯气,向阿丽亚娜的火箭和弹道导弹生产厂家提供工业用盐等,而且还会让法国依靠从德国和中国进口氯气,从而失去在该领域的化工主权独立。 分析指出化工行业生产和转化过程现在越来越复杂,如果法国不再拥有处理化工原材料的工艺,就会进一步依赖其他国家,在价格上处于劣势。该报指出目前法国政府和工会联手试图挽救康睿化工厂。 “深渊之战":中国推出水下电缆切割机器人 中国军方周六展示能够在深海切断电缆的机器人,回声报以“深渊之战”为题报道,继在海底 2千米处启动一个科学站的工作之后,中国科学家们又推出了一个能够在海面以下 4 千米处切割电缆护套的机器人,这让各国军方关注。 该报引述据《南华早报》报道显示,这种 “小巧 ”的潜水器可以在 4千米深的海底切断最坚固的电缆,无论是电力电缆还是通信电缆,也是中国首次展示拥有海底电缆切割机器人。 报道显示由中国海军研究中心设计的这个机器人拥有钛合金艇体,可承受 海底400 个大气压压力,能够切断绝大多数海底电缆保护的厚钢套或者橡胶套。中国认为21世纪是海洋世纪,因此提高深海开发能力,迈向蓝色海洋经济,建设中国海洋强国,也是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声报评论写到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波罗的海的多条海底电缆遭到破坏,“深海战争 ”已成为各国军队高层关注议题,而采取切断海底能源电缆或互联网连接属于重大战略行动。

Duration:00:04:32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战争重启,加沙人质和以色列体制陷入危机?

3/22/2025
加沙仍有59名人质,其中24人估计还活着。在刚刚过去的星期二,内塔尼亚胡下令在巴勒斯坦地区恢复战斗,这“给人质们的命运蒙上了阴影,因为他们是哈马斯手中剩下的最后一张牌”。 各位好,今天是2025年3月22日星期六。今天出刊的法国主流报刊在国际版普遍聚焦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解除国家安全部负责人职务、挑战最高法院等一系列操作,引发当天声势浩大的游行、加沙人道主义情况、苏丹政府军时隔两年再次进入总统府、欧盟准备分摊债务、梵蒂冈陷入财政危机等话题,法国国内话题主要涉及法国举行市政选举还剩一周年、巴黎市政府本周日组织民众投票,了解是否应该将步行街计划扩大至全市500个街道争取民意等。 今日出刊的费加罗报在社论中透过哈马斯人质的角度关注了中东局势。这篇社论指出:加沙仍有59名人质,其中24人估计还活着。在刚刚过去的星期二,内塔尼亚胡下令在巴勒斯坦地区恢复战斗,这给人质们的命运蒙上了阴影,因为他们是哈马斯手中剩下的最后一张牌。 费加罗报在社论中详述道:以色列对这些卑鄙的酷刑者发动了无情的战争,同时也没有放过在那里所藏身的平民。在加沙的废墟下,哈马斯总参谋部大部分已被消灭,力量耗尽,但只有极少数人质获得自由。逃离哈马斯地狱的196名幸存者中的大多数,都要归功于人员交换行动。这使得在1月19日开始的为期两个月的休战期间,肖哈姆和其他24人得以返回。 战争的重启使以色列社会的一部分陷入了愤怒,他们每天晚上在总理办公室楼下示威,指责他为了自己的政治生存而牺牲人质。停火的结束使内塔尼亚胡能够巩固其极右翼联盟,同时,为了试图罢免国土安全局局长和司法部长,内塔尼亚胡正在对10月7日之前的安全失误进行调查。费加罗报评价认为,与唐纳德·特朗普结盟的内塔尼亚胡威胁吞并加沙的部分地区,并与美国人的“里维埃拉”梦想“调情”。以色列对未来,包括自己的未来和巴勒斯坦人的未来,感到深深的困惑,以至于该国一位前首席大法官对陷入内战的风险感到担忧。对于哈马斯来说,没有什么比以色列陷入内战“更伟大的胜利了”。 同一天出刊的法国解放报也在一篇社论中关注了以色列局势,但侧重角度是以色列社会的分化和激烈对峙。这篇社论讽刺道,“本杰明·内塔尼亚胡简直不敢相信。当他的好朋友唐纳德·特朗普自由自在,奢侈到可以在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情况下起诉敌人时,他自己为什么要接受民主的限制呢”?以色列总理宣布解雇公开批评恢复对加沙轰炸的内务安全负责人罗南·巴尔,导致以色列陷入了体制危机。 但内塔尼亚胡“丝毫不在意”。随着他的多次腐败案的判决越来越迫近,以及对他决定恢复对加沙进行致命轰炸的决定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他“更加坚定了不进监狱的决心”。因此,他宣布的下一个针对的目标,是以色列总检察长加利·巴哈拉夫·米亚拉。内塔尼亚胡已经宣布他不会遵守相关的限制。前最高法院院长阿哈龙·巴拉克警告称,内塔尼亚胡的此类举措有引发“内战”的风险,但内塔尼亚胡“愿意承担风险”。更不幸的是,这还不是全部:“对他来说,战争是保住职位最明显、最安全的方式”。面对这种“专制的疯狂,以色列社会必须避免街头发生最坏的情况”。

Duration:00:04:58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中国能否利用混乱局势取代美国跃升为第一大国?

3/21/2025
3月21日出版的法国各报开篇新闻不尽相同:《费加罗报》继续关注欧盟为重整军备所作努力;《解放报》则将目光瞄向有益于人类福祉及心理健康的最新科研结果;《十字架报》也以健康为话题,报道了遗传性疾病“囊性纤维化”科学日之际,各方的学者专家云集巴黎,继续探索为患者带来福音的新药开发;《人道报》关注法国数百家左翼组织呼吁3月22日星期六在全国范围掀起示威活动,抗议种族歧视和法西斯主义;《回声报》突出的话题则围绕经济大国在融资和吸引储蓄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的话题展开。 关于中国,《十字架报》刊出一篇分析文章,剖析了当前混乱的国际局势并对中国是否能够从中获益、从而“取代日益孤立的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国”的问题提出专家观点。《费加罗报》和《解放报》则分别在各自网页报道了加拿大政府强烈谴责北京处决四名加拿大公民的消息。 中国能否在当今混乱的国际局势中受益,成为第一大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打乱了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使西方世界陷入混乱。《十字架报》常驻亚洲记者发表撰文指出:当前混乱的国际局势令北京权力核心的一些高官们暗自窃喜,他们曾预言:“美帝国(必将)衰落”。在他们看来:特朗普变幻无常,正在加速“美国世纪”的终结,“中华世纪”即将来临。 该报记者提出“北京能否利用当前的混乱局势并面对内部的诸多挑战,将自己打造为全球第一大国,从而取代日益孤立的美国?”的提问。 对此,报道引述各方专家的观点分析指出:在当前局势下,中国在国际上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在全球南方、金砖国家、甚至在欧洲的影响力均有所上升,一些政界人士甚至希望重启与中国对话。不过,由于内部局势不稳定以及经济困境,中国的能力依然有限。 总体而言,中国的战略着眼于全球,其外交策略主要停留在口头声明层面,并不采取实际行动。例如:在伊核问题上,仅仅呼吁“解除对德黑兰的制裁”;在乌克兰问题上,北京支持莫斯科,却仍希望实现“持久和平”;在加沙问题上,则呼吁“各方避免人道主义灾难”。同时继续推动“一带一路”等战略,以维护自身利益。 尽管特朗普制造的不稳定局势可能会带给中国一些机会,但中国当前的领导层并无能力充分利用“特朗普效应”带来的反美情绪。中共党内的不稳定,使其难以借机推进自身利益。 报道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使其无法在全球范围内发起大规模的人道主义援助行动,以弥补因特朗普削减预算而大受影响的援助缺口。北京尤其不会向支持民主、人权或新闻自由的非政府组织提供资金。 另外,中国深受经济低迷、房地产危机、地方债务高企以及青年失业率上升的困扰,种种因素限制了其全球的影响力。总之,刚刚上台不足百日的特朗普尚未直接将矛头瞄准中国,北京仍在观望,准备待机行事。一旦特朗普对中国出台贸易报复措施,紧张局势将进一步加剧。 中国处决四名加拿大毒犯引发渥太华强烈谴责 此外,中国近来对四名走私毒品的加拿大公民执行了死刑,引发加拿大巨大反响。《费加罗报》和《解放报》分别对此进行了报道。 报道指出:加拿大外交部部长梅拉妮-乔利(Melanie Joly)周三指责北京无视渥太华请求宽恕的诉求,处决了四名加拿大公民,加拿大表示强烈谴责。梅拉妮-乔利披露:她与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都曾请求中国对相关人员宽大处理。 北京周四作出回应说:处决行动为“依法行事”,旨在“打击毒品犯罪”。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打击毒品犯罪是所有国家的共同责任。”她强调:作为法治国家,中国依法平等对待所有国籍的被告,严格、公正地处理案件。”“加拿大应当尊重法治精神,停止干涉中国的司法主权。” 另外,报道指出:中国至今仍保有死刑,尤其针对谋杀和毒品贩运等罪行。尽管中国将有关死刑的统计数据列为国家机密,但国际人权组织的估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执行死刑的人数可能达数千人。 关于中加关系,报道指出:自2018年起,两国关系急转直下并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当时加拿大逮捕了中国华为公司财务总监孟晚舟,中国随后则拘押了两名加拿大公民作为报复。尽管三人均已获释,两国关系却仍未恢复正常。北京指责渥太华紧跟华盛顿的对华政策,加拿大政府则经常指责中国干涉其内政。

Duration:00:05:31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法国一档涉及中国强劳话题的电视节目引发北京强烈反响

3/20/2025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仅两个月,便颠覆了国际秩序,并改变了美国的政治面貌;面对俄罗斯的威胁和美国的撤出,欧盟27国周四和周五两天齐聚布鲁塞尔,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外部侵略共同探讨军事措施;法国政府正在考虑军队预算所需巨额资金来源,可能将目光瞄向社会支出;巴黎与阿尔及尔的紧张局势继续升级;这是20日出版的法国各大日报头版关注的新闻焦点。 关于中国,《解放报》刊出一篇长篇报道,揭示了中国官方媒体对法国电视二台一档关于体育用品品牌-迪卡侬集团在中国利用强迫劳动获利的节目作出强烈反响的消息;《费加罗报》则披露台湾今年年度军演将模拟中国攻台场景,以检验台湾军方防御中国入侵的能力。 台湾将在2027年年度军演中模拟中国攻击 台湾国防部周三发布报告披露,台湾将在7月份的年度军事演习中模拟中国攻台的可能场景,以应对中国可能在2027年入侵台湾的行动,同时检验部队的战备能力。报告指出:此次军演还包括应对所谓“灰色地带”战略。各级作战和战术指挥官将从实战角度规划场景和情境,基于敌方可能采取的行动。 台湾国防部长顾立雄发出警告认为,中国从演习转入实战的时间可能比预期短,并强调台湾已发现一些早期预警信号。台湾军方正在进行“快速反应演习”,未来每年将进行两次,并根据中国军演强度随时调整。 《费加罗报》指出:中国视台湾为其领土的一部分,近年来,中国加强了在台湾周边部署战机和军舰,并表示:不排除未来以武力攻台的可能。本周一,中国军方派出50多架军机在台湾周边展开“联合战斗巡航”。台湾国防部周二表示:在过去24小时内,台湾在该岛周边侦测到59架中国军机,创下2024年10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中国官媒对法国一档涉及中国强劳话题的电视节目反应强烈 另外,法国电视二台《现金调查(Cash Investigation)》节目组今年2月播出关于迪卡侬与维吾尔族的节目后,引发中国强烈反响,这档节目被指造假并遭到北京的猛烈攻击,两名法国电视台记者则遭到大规模抹黑及网络攻击。 3月17日(星期一),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发表长篇文章,抨击了2月6日播出的《现金调查》节目,认为该节目的“信誉受质疑”,并指出其“翻译错误”和“捏造指控”,导致针对《现金调查》及其记者的激烈争议进一步升级。 这档富有争议的节目透过两名法国女记者与非政府组织和媒体Disclose展开部分合作制作,专门探讨了法国知名体育品牌迪卡侬及其主要纺织品供应商之一-青岛即发集团的合作,这家中国分包商被指使用强迫劳动的维吾尔人,并涉及童工问题。部分影片片段遭到亲北京势力的质疑,他们称法国记者误导观众。调查团队则坚持认为:多个证据表明:即发集团确实与强迫劳动有关,而迪卡侬长期无视相关警告。 美国国会议员曾列出一份涉嫌使用维吾尔族强迫劳动的企业清单,其中就包括青岛即发集团。 《解放报》指出,2016年以来,当局以“反恐”为名,将一百多万维吾尔族人关押进“再教育营”,他们经历酷刑、性暴力和洗脑。此外,还有部分工人被强制送往东部工厂,其中以纺织业为主。 记者无国界组织呼吁展开调查 《现金调查》节目事件引发记者无国界组织(RSF)的密切关注,该组织强烈谴责这场“针对两名法国记者的恐吓行动。记者无国界组织指出:如今,这两名记者遭到网络骚扰,甚至受到死亡威胁,令人感到震惊。这是一起极其严重的事件。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为针对记者的网络骚扰和死亡威胁辩护”。 记者无国界组织呼吁检方展开调查,并警告说:中国官方宣传机构正在放大这场“诋毁行动”。该组织披露,新华社发布的中文报道已被中国驻法大使馆在中国社交平台微信上转发。 记者无国界组织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监禁记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至少有123名记者被监禁,其中包括11名香港记者),也是对新闻自由打压最严厉的国家之一。该政权通过审查、监控和驱逐外国记者等方式,严格控制信息传播。同时在国际上进行大肆宣传,限制国内的独立调查,并通过官方媒体发声。” 面对争议,迪卡侬集团尚未正式回应调查团队的质疑,仅仅表示:该集团坚定地相信新闻自由的重要性,并强烈谴责任何形式的暴力或对记者的胁迫。

Duration:00:05:40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中国渴求太平洋海底资源,极力扩大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3/19/2025
19日出版的法国各大日报开篇新闻多以国际事务为重点,聚焦的话题分别有:以色列再次发动袭击,打破加沙停火协议;特朗普与普京举行长时间电话会谈,会谈后各自发表的声明存有明显差异;法国与阿尔及利亚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此外,《十字架报》刊出两篇报道,分别揭示中国渴求海底资源,努力寻求扩大其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以及达赖喇嘛新书出版,继任人的问题再次提上桌面。 特朗普与普京进行长时间电话会谈 特朗普与普京周二围绕俄乌停火议题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电话会谈,尽管没有达成重大协议,但双方同意继续对话。 《解放报》指出:特朗普称此次交流是迈向和平的一步,并表示双方都希望结束这场战争。但普京拒绝了无条件停火30天的提议,并要求停止对基辅的军事援助。不过,俄罗斯总统同意暂停攻击乌克兰的能源基础设施。 总体而言,普京似乎掌控着局面,拒绝真正的停火,同时确保俄罗斯在国际谈判中的重要地位得到认可。 《费加罗报》则注意到:美俄双方在两国总统举行电话会谈后发布了具有明显差异的声明。这种差异首先体现在语气和篇幅上:白宫声明仅有4个段落,简短直接;而克里姆林宫的声明却有13个段落,措辞更显外交辞令。 另外,无论针对停火30天、还是黑海航行安全、以及持久和平等问题,俄罗斯虽表赞同,却持有保留立场。 俄罗斯还提出停止对乌克兰军援的要求,不过,美方对此未作回应。此外,双方声明均未提及欧洲。 改善双边关系,是两国的共同愿望,尤其在经济与能源领域。两国总统还讨论了中东局势及核议题。美方关注伊朗问题,而俄罗斯则强调防止核扩散。 总之,该报认为:克里姆林宫似乎在没有做出实质性让步的情况下获得了华盛顿的口头认可。而美国则在关键问题上保持模糊。由此不难得出结论即:实现持久和平仍十分遥远。 太平洋:中国觊觎基里巴斯群岛丰富的海底资源 此外,《十字架报》驻东京记者发表撰文,针对中国正在寻求扩大在太平地区的影响力,将目光瞄向该地区丰富的海底资源进行了分析。该报记者写道:辽阔的太平洋海底资源日益引发中国关注。对电池产业所需的稀有矿产充满兴趣的中国,正在与基里巴斯群岛当局谈判,希望与其签署海底矿产资源开采协议。此举引发基里巴斯反对派的担忧,他们担心其海洋资源逐步受到北京掌控。此前一个月,中国已经与库克群岛达成类似协议。 地处太平洋中部地区的基里巴斯群岛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亚和夏威夷之间,东西跨度近4000平方公里的海域,拥有全球最大的海洋专属经济区(ZEE),富含渔业资源以及中国极为渴求的多种金属矿产(包括锰、钴、铜和镍),对中国制造业至关重要。 自1975年脱离英国独立以来,基里巴斯在与中国和台湾的关系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最终在2019年9月转向支持北京。 总统公开亲北京的立场引发非议 现年64岁的基里巴斯总统马茂(Taneti Maamau)自2016年上任以来,一直公开支持北京。他曾多次到访中国,并多次邀请包括外交部长王毅在内的中国高官访问基里巴斯。 基里巴斯反对派领袖、前法官特西·兰博恩(Tessie Lambourne)对总统的亲华表现十分不满,她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指责当局“一直在讨好中国”,并揭露中国试图利用该国的海洋资源来“满足自身利益”。 《十字架报》记者指出:中国在其扩张战略中,正在试图通过与该地区的小国(所罗门群岛、汤加、瑙鲁、斐济、萨摩亚、图瓦卢等)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从而实现扩大其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经济和外交影响力的目的,这一举措削弱了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传统大国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 达赖喇嘛重启继承问题的讨论 《十字架报》的另外一篇报道披露:达赖喇嘛重启继承问题讨论。达赖喇嘛在三月十一日出版的《为无声者发声》一书中,阐述了其对西藏未来政治愿景的看法。他不主张完全独立,而是倡导赋予西藏一个长期的自治地位。在与北京政权持续紧张的背景下,这部作品含蓄地再次探讨了达赖喇嘛的继承问题。他回顾了与中国领导人的谈判经历,同时指出:任何由个人或政党领导的极权政权都无法永存。”他还强调:一个“长期处于不满状态的民族”无法构建“稳定的社会”。 关于继承问题,达赖喇嘛提出多种可能,他表示:计划在90岁生日时向僧侣留下书面指示,以明确继承安排。 不过,在中国政府眼中,达赖喇嘛是“分裂分子”,并明确表示:其继承人将由北京指定。

Duration:00:05:42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中美首脑峰会有望在6月份举行

3/18/2025
法国总理贝鲁关于反对将退休年龄恢复至62岁的表述,引发左翼阵营和工会组织不满的消息,占据了18日出版的《费加罗报》、《解放报》和《回声报》头版新闻的重要位置;《十字架报》和《人道报》聚焦的话题分别围绕以色列继续扩充其在约旦河西岸领土并得到特朗普支持、以及欧盟正在改造生产线涉足军火制造的消息展开。各报关注的国际新闻重点内容分别有:特朗普与普京再次通话,欧洲严重质疑美俄两国领导人是否已就停火协议及乌克兰的未来命运达成共识;阿富汗塔利班两大阵营内部权力斗争日益加剧;美军与胡塞武装在红海冲突再度升级。 此外,《回声报》和《费加罗报》分别在各自网页刊出报道,揭示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有望在今年6月举行会晤;以及美国甲骨文(Oracle)科技集团成为收购中国短视频分享应用软件抖音海外版(TikTok)热门买家的消息。 特朗普与习近平有望在6月举行会晤 《回声报》网页新闻披露:中美两国首脑有望在6月份举行峰会。该报引述《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指出:美中双方已开始筹备特朗普与习近平6月份的峰会。峰会选择在6月举行绝非偶然,6月将迎来两位国家元首仅相差一天的生日:习近平生于1953年6月15日,特朗普则生于1946年6月14日。 报道指出:当前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不断加征关税,试图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并创造新的收入来源。特朗普政府尤其将目光瞄向其主要竞争对手和出口大国-中国。对所有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产品加征20%的关税,中国也作出回应,对一系列美国产品加征关税。另外,中国发出恢复对话的呼吁,以遏制贸易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同时强调该国已在打击引发美国严重社会问题的芬太尼走私方面做出努力。 特朗普与习近平曾在2020年达成协议,美国削减了对中国产品加征的部分关税,中国则承诺更好地尊重知识产权并增加采购美国产品。但新冠疫情再次加剧了两国的紧张关系。两国首脑今年6月的峰会可能成为重启美中对话的一次契机。 甲骨文科技成为收购TikTok的最热门买家 《费加罗报》揭示了美国甲骨文(Oracle)科技集团成为收购中国短视频分享应用软件抖音海外版(TikTok)热门买家的消息。 美国前总统拜登任职期间,国会两院曾以国家安全为由,在2024年4月通过法案,要求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在270天内,出售TikTo,否则TikTok将在美国遭禁。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签署政令,将此一禁令的实施日期拖后75天执行。随着禁令实施日期的迫近,近日传出美国甲骨文(Oracle)科技集团最有可能成为TikTok的买家。 《费加罗报》网页刊出报道指出:TikTok始终受到法律程序的威胁,如果不转手给美国,则面临遭禁厄运,最后期限设定为4月5日。专注于数据管理和云服务的甲骨文科技集团被十分看好,有可能成为最大的买家。该公司曾在2020年竞购TikTok,并最终成为“得克萨斯计划”的核心,此一计划将确保TikTok 1亿7000万美国用户的数据不会外泄。如今的收购方案似乎已得到特朗普政府以及字节跳动母公司(ByteDance)的认同。 特朗普曾多次对收购TikTok出谋划策,甚至提议马斯克收购这家中国企业。副总统万斯也曾表示:TikTok收购计划有望在4月初达成,并称“TikTok最终将成为一家独立的美国公司,确保国家安全”。《费加罗报》指出:华盛顿直接插手TikTok的收购,凸显了此一计划的高度政治化,尤其在美中两国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北京已明确表态:“坚决反对”强制收购TikTok,并要求字节跳动在出售给外国投资者之前,必须获得政府认同。

Duration:00:04:55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法日合建大型稀土回收厂 减少对中国进口依靠

3/17/2025
法国报纸周一头版重点报道内政和能源等新闻,法国议会讨论打击毒品犯法律草案,对此内政部长呼吁不向阿尔及利亚遣返毒品贩问题上让步,法国总统马克龙期望加快核能建设,另外法日合资在法国兴建大型稀土回收工厂今天举行奠基典礼。关于中国方面的消息有中国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中国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低迷。 打击毒贩草案 法国内政部长勒塔约以辞职威胁不要对阿尔及利亚遣返毒品走私贩子问题是让步,《费加罗报》头版刊登法国内政部长讲话指出,如果法国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做出让步,他将辞去职务,因为“阿尔及利亚问题关系到法国的安全”,并强调内政部长责任之一就是保护法国人的安全。 对此《解放报》也在头版报道指出,在打击贩毒问题上,法国参议院通过的文本于今天周一送议会,政府和国会议员已做好辩论准备,左翼和马克龙党的部分成员批评这些法律草案措施过于严厉。 加快核能建设 马克龙希望加快建造新的核能建设步伐,法国总统今天与核能政策委员开会,制定时间表,旨在让新的反应堆必须在 2035 年之前投产发电。《费加罗报》报道今天的会议必须在该巨大核电项目的融资这一关键问题上取得进展,如按照规划,首批3个EPR2反应堆中的选址于诺曼底海岸的庞里,按照计划2035年和2037年投运,预计耗资约 150 亿欧元,不过现在面临财务和技术等的不确定性。 法日合资启动拉克稀土回收工厂 法国卡雷斯特(Carester)这个新兴企业今天在里昂举行稀土回收工厂奠基仪式, 日本和法国政府计划分别投资1亿多欧元支持该项目。这个由法国和日本合资的回收稀土企业设厂在法国西南部拉克Lacq,计划在今年全面投入运营,每年可回收800吨磁体,生产620吨稀土氧化物,约占全球稀土产量的15%,为电动汽车和风力发电等提供新的能源原材料。 《回声报》报道除了中国外,世界其他国家没有类似如此大规模工厂,本次兴建该稀土回收公司也是为了减少对进口中国稀土依靠。 这家法日合资企业预计于 2026 年秋季完工,并于当年年底或次年年初投产,目前该公司将雇用 92 名员工,并与日本和跨国汽车制造集团斯特兰蒂斯有长期采购合同。 国际海底管理局会议讨论深海采矿规则 国际海底管理局今天周一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开始为期两周的理事会议,试图制定深海采矿法规。国际深海管理局秘书长卡瓦略呼吁:“必须以可靠的科学数据为基础”,并以 “透明度和保护环境态度进行。”国际深海采矿联联合会指出将进入海底采矿守则讨论的最后阶段,因此今年是决定性一年。 国际海底管理局的168 个成员国在该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一些国家试图从海底富含镍和钴的多种金属中获取巨额利润,而另一些国家则主张在对此类开采活动进行环境评估之前暂停开采,目前有 32 个国家暂停开采,法国公开反对任何海底开采矿产活动。 不过如包括中国、沙特阿拉伯、德国和比利时在内的一些国家拒绝暂停深海开采。挪威曾宣布打算在其领海开始勘探,但最终在非政府组织的压力下于去年 12 月将项目暂停深海开采矿产项目一年。 马斯克的星链服务政府5亿印度用户 印度第二大电信商巴帝电信宣布与SpaceX旗下低轨卫星服务星链合作之后,印度最大电信商信实工业旗下的Jio也宣布了与马斯克星链合作方案,让马斯克大手笔获得有5亿多人的印度用户。 《费加罗报》分析这次此前经过多年谈判,马斯克的星链服务无法进入印度市场,不过自从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迫于压力,新德里不得不在降低某些关税后,于上个月开启了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马斯克的企业也进入印度市场,也为印度政府应对与中国在喜马拉雅山边境冲突,发展偏远地区的旅游业等提供了方便通讯的可能性。 另外,《费加罗报》报道中国今年经济持续低迷,前两个月工业增长继续放缓,出口低于预期,二月份失业率官方数字达到5.4%,房地产危机和与华盛顿贸易关系紧张继续削弱中国消费者和企业信心。

Duration:00:05:20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费加罗报:中国入侵台湾的两栖登陆巨舰 开始测试

3/15/2025
据《费加罗报》国际版由Alexis Feertchak所撰文章指出,中国刚测试了入侵台湾所需的两栖登陆艇。它们的建造今年 1 月在中国南部的一家造船厂被卫星影像所揭露,在南中国海一片灰暗的海滩上,它们在水面上延伸,一直延伸到广东省湛江市的大陆,距离台湾要塞有一千公里之遥。让人想起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使用的代号“桑葚”的人工港。 《费加罗报》这篇文章指出,三艘气势恢宏的登陆舰艇从广州国际船厂(GSI)造船厂驶出,它们彼此相连,形成了一个长长的天然港口,让人不禁想起另一个更古老的人工港口--桑葚港,在诺曼底登陆期间,桑葚港曾使盟军在阿罗芒什(Arromanches)与英国架起了一座后勤桥梁。这一次,担忧的目光转向了台湾,因为这些两栖舰的用途毋庸置疑。蒋介石的军队曾在此避难并建立了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庭抗礼。针对台湾,习近平毫不讳言道:“统一”将会实现,必要时还会动用武力。 文章表示,这是这些登陆艇首次在演习中进行测试:过去一周,测试视频充斥着中国的社交网络微信和微博。地理情报研究人员达米安-西蒙(Damien Symon)告诉自由亚洲电台,他可以确认演习是在 3 月 4 日至 11 日之间进行的。这一信息与美国前潜艇士兵、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研究员汤姆-舒加特(Tom Shugart)的信息不谋而合,据他指出,3 月 9 日,卫星图像上不再出现近几个月在 GSI 造船厂观察到的三艘驳船。这些船只于 2025 年 1 月首次被发现:多达 5 艘不同类型的驳船处于不同的建造阶段。另据海军分析家舒特(H.I. Sutton)在《海军新闻》中指出:这些船体长达 180 米。他补充说,船体尺寸过于巨大,无法想象它们纯粹是用于民用目的。此后,汤姆-舒加特(Tom Shugart)甚至估计可能有多达 7 座正在建造中。 组成 850 米长桥 文章援引研究中国海军发展的权威专家之一舒加特(Tom Shugart on X)写道:“根据我的计算,三艘驳船展开后(因为起重机可以使它们在水面上架桥)并相互结合,就像本周发现的演习一样,三艘驳船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座 850 米长的桥”。这些驳船还配有可伸缩的支柱,即使在恶劣天气下,也能让驳船停靠在海床上,增加整体的稳定性。这位美国海军老兵补充说,它们的总长度使它们“可以进入更深的水域”。换句话说,在不太靠近海岸的情况下,滚装/滚卸渡轮(或称“滚装”渡轮)可以停靠在这些人工港口卸货:装甲车和货车可以通过悬挂的堤道到达陆地。按吨位计算,中国的造船产量几乎占世界的一半,它不仅在积极发展自己的海军,而且还在积极发展可用于商业或军事目的的“双重”海军。特别是,中国用于出口电动汽车的“滚装”船将在入侵台湾时发挥关键作用。 法国海军后备军官、军事分析家斯特凡-奥德朗(Stéphane Audrand)向《费加罗报》解释说:“有了这些登陆艇,中国海军的能力就达到了顶峰,并朝着拥有入侵台湾所需的全部配备迈出了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他提到:“自 1995 年以来,北京一直在有条不紊地实施这一计划”。这一年爆发了第三次台海危机,但在 1996 年初,美国部署了两个海军航空队,立即结束了北京和台北之间的冲突升级。 这位护卫舰舰长接着说:“第一阶段正是为了获得对海空空间的控制权:我们必须能够粉碎空中、海面或海底的任何形式的反抗”。今天,“已经完成了”:三十年间,中国建立了一支在舰艇数量上领先于美国海军的海军。很快地,中国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造 3 艘航空母舰、50 艘驱逐舰、几乎同样数量的护卫舰、70 多艘轻型护卫舰和 50 多艘潜艇。中国还在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领域进行了大规模投资,更不用说空军的不断进步了。 “第二阶段是组建一支突击部队,在岛上建立桥头堡。为此,我们需要两栖舰艇、海军陆战队和空降部队。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再次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目前拥有约 50 艘两栖舰艇,其中包括三艘(很快将增至四艘)075 型直升机航母,新型轻型攻击航空母舰 076 型也于今年下水。” 他补充说。 增加登陆点 文章续称,最后到了第三阶段,也正是这些能够形成人工桥梁的气势恢宏的驳船发挥作用的时候。在第一波突击之后,就是让部队主力向纵深推进的时候了。法国分析家解释说:“这些部队的规模要大得多,你必须确保长期的后勤保障。传统上,就像在诺曼底,我们使用大型沉箱,但这些新型舰艇有自己的码头。因此,它们使我们能够成倍增加第二波的数量,尤其是可以部署的地点数量。” 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台湾的海岸线在陆地一侧陡峭,在海洋一侧则是浅滩和岩石底,不利于登陆。 文章提问:这些驳船的建造及其在演习中的部署是否预示着中国即将入侵该岛?据奥德朗评估:“不”,他怀疑中国人想选择军事解决方案。“这将是历史上规模最大、距离最远的两栖作战。他们会尽一切努力在政治上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他们需要证明他们可以选择入侵,而且在军事上是可信的。但对中国政府来说,还有最后一个障碍,且绝不是最小的障碍:美国的正式安全保证。中国需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美国从台湾东部派遣增援部队,为此他们需要劝阻美国海军。” 因此,美国海军需要“在第一天充分推进,可能从最有利于登陆的西部海岸推进,同时在东部实施拦截行动”。 这位后备军官强调说:“中国的噩梦将是台湾成为亚洲的顿巴斯。” 顿巴斯指的是乌克兰东部地区,自 2022 年以来,大部分战斗都发生在该地区。 然而,美国海军与中国海军相比仍有“重大优势”,尤其是在核攻击潜艇方面。控制台湾海峡是一回事,但不让美国海军进入台湾海峡则是另一回事。 法国护卫舰舰长总结道:“尽管中国舰队的规模庞大,但一艘‘弗吉尼亚’号就能对其构成巨大威胁。有了新的登陆艇,北京对台湾和华盛顿的可信度因此提高了一个档次,但这还不是全部。”

Duration:00:06:32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台湾重拳打击来自中国的各类间谍活动

3/14/2025
俄罗斯总统普京关于美乌停火建议做出的表态,占据了14日出版的法国主要大报开篇新闻的显要位置。另外,多份日报刊出多篇与中国话题相关的报道,内容分别有:台湾出台打击中国渗透活动的多项措施并收紧对外来人口获取台湾公民身份的管控;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在北京举行三方会议,共商伊朗核计划,以及澳大利亚前总理所著《可避免的战争》一书法文版问世,为中美爆发武力冲突风险拉响警钟。 台湾坚定回应中国全方位的干涉 台湾总统赖清德3月13日(星期四)召集国家安全高层会议承诺: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打击来自中国的间谍活动,并设立针对双重间谍的军事法庭。 今年一月,台湾国家安全局加强了警报防御,记录了中国在2024年实施的虚假信息、间谍活动、网络攻击和影响力活动,发出警示指出,相关活动增加了对包括军事、政治、宗教团体、商业协会以及三合会和中国黑社会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压力。 台湾总统强调:北京试图通过“颠覆、渗透、收购媒体,发动媒体战、心理战和法律战,来‘分裂’和‘征服’台湾”。仅2024年一年,就有64人因间谍案被起诉。是2021年的三倍。 《解放报》指出:如今,台湾每个月都会曝出新的间谍活动、网络攻击、甚至对军方的渗透以及武装团体的行动。2024 年因间谍罪受到起诉的人中,66% 为军人,其中 43% 是现役军人。为了因应此一局面,台湾总统提出了17项应对策略,其中包括重建军事法庭。 此外,北京对台湾平民和两岸关系的渗透也十分严重。“去中国旅行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赖清德呼吁各方提高贸易特别是经济贸易的透明度,以更好地控制人员进出岛屿前往中国大陆。台湾同时打算通过通过媒体和文化活动来增强其软实力以抗衡中国。 台湾收紧对外来人口获取台湾公民身份的管控 为了防止中国特工的“渗透”,《解放报》在另外一篇报道中揭示了台湾收紧对外来人口获取台湾公民身份管控的消息。 2020年北京推出国安法以来,大批港人逃离香港前往台湾避难。至2024年,已有4万多港人获得了在台湾的居留权。由于担心中国利用台湾为港澳居民获得台湾公民身份提供的便利条件进行渗透,台北决定改革相关程序。总统赖清德周四表示:出于对国家安全的更多考量,当局正在制定额外规定。 至目前为止,香港与澳门的居民只需在台居住一年即可申请入籍台湾,而其他外来人口则需要4年时间。 当局担心此一政策存有“安全漏洞”。因此,考虑对香港和澳门居民与其他外来人口一样,走正常程序。 陆克文所著书籍《可避免的战争》法文版问世 《十字架报》载文,介绍了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所著书籍《可避免的战争》。此书英文版本已在2022年出刊,法文版则于今年(2025年)2月问世。陆克文在书中对中美之间爆发武力冲突的风险拉响警钟。《十字架报》称此书内容“引人入胜”。 就在乌克兰战争吸引世人关注之际,在亚洲的另一场对抗仍在继续:中美之间的对抗越来越公开。 报道指出:这部书籍是澳大利亚前总理对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碰撞风险进行深入反思后的结晶。 在他看来,未来十年尤其具有决定性意义。主要面临两大局面:一是北京与华盛顿寻求建立对话框架,以避免战略竞争引发冲突;另一个则是围绕台湾这一敏感话题的分歧加剧。作为争夺太平洋海域控制权的核心,台湾事关重大的经济和军事议题。 《十字架报》对澳大利亚前总理较为客观地分析表示赞赏,该报评论道:作为澳大利亚公民,陆克文能够对中美两国关系的历史以及有时会蒙蔽其领导者的观点和看法做出客观地分析。 陆克文认为:习近平彻底改变了(中国)与美国战略关系的进程。主要原因是习近平对自己的国家所达到的实力水平充满信心。其意识形态信念是:中美两国是系统性竞争对手。 陆克文以十大“利益同心圆”的概念透视习近平的世界观。从最关键的部分开始,扩展至世界的各个维度。核心是共产党继续执政的决心。只有共产党能够实现重返霸主地位的“中国梦”。习近平让中共机器重新掌控国家,加强了对意识形态的控制,整顿大型科技集团,恢复国有企业的经济驱动作用。 “中国梦”也受到日益加剧的民族主义的滋养,这种民族主义助长了征服计划:台湾岛的命运已成为“中国审视其与美国整个关系的棱镜”。习近平决心在有生之年将台湾重新纳入中国的怀抱,这表明他正在考虑入侵。军费开支也在急剧增加。然而,这种尝试可能会引发全球爆炸,“对美国和中国本身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不过,陆克文强调:实际上,中美双方都不希望战争。因此他提出了“管控战略竞争”的概念,建议北京与华盛顿明确各自的红线,加强两国选择的可预测性,引导战略竞争,将其转变为一场可在不引发灾难的情况下获胜的竞争,并在某些有利于本国利益和全球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 中国、俄罗斯和伊朗三方会议在北京举行 另外,中俄两国和伊朗周五(3月14日)在北京举行三方会议,专门讨论伊朗核计划,试图与德黑兰就核电问题达成协议。《回声报》指出:三个盟友正在试图寻找一种方法来稳定与特朗普的关系,同时又不打算在他们认为的重要事项上做出任何让步。 这次会议的焦点议题是敏感话题,事关伊朗拥有核武的野心。特朗普已建议伊朗恢复谈判并表示:在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不排除美国对伊朗核设施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伊朗方面则表示:拒绝“在压力下”展开谈判。

Duration:00:05:28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特朗普对欧洲加征关税背后的政治较量

3/13/2025
与俄乌战争相关的话题继续占据13日出版的法国多数大报头版新闻显要位置。《费加罗报》强调:美乌两国就休战30天达成一致后,普京面临接受停火的压力;《解放报》关注法国增加国防预算所需资金来源引发的分歧;《十字架报》刊出“乌克兰松了一口气、欧洲加紧团结”的报道标题,披露美国恢复对基辅援助,欧洲则决定加快防务努力;另外,《回声报》聚焦的话题围绕特朗普的贸易战阻碍各国经济发展的内容展开;《解放报》则在网页刊出一篇报道,揭示了美欧贸易僵局背后的政治较量。 普京面临停火压力 乌克兰与美国达成30天停火协议后,特朗普宣布派遣谈判代表团前往莫斯科。莫斯科并未对周二在沙特阿拉伯达成的停火协议作出热烈反响。 从现阶段而言,基辅虽与华盛顿恢复了沟通,却没有做出任何重大让步。而普京则必须针对特朗普的战略作出回应。 《费加罗报》社评指出:基辅通过接受华盛顿提出的停火条件来表明其对和平的渴望,从而成功扭转了对自身的不利局面,将“球”踢到了俄罗斯一方。普京根本不喜欢“或者接受,或者放弃”这种交易模式。但他则必须做出两难的抉择:第一,坚持他的一贯要求:保留吞并领土、乌克兰非军事化、北约撤军-不过这样做的风险可能会令特朗普失去耐心-;第二,则是屈服于表面游戏,将希望寄托在休战期间展开的实质性谈判上。 由于手中没有更好的“牌”,乌克兰不得不向美国让出一部分战略矿产,即使这意味着为了眼前利益而不得不牺牲长远利益。至少这一举措让基辅在当前这场外交游戏中重新获得了自己的地位,并恢复了美国的军事援助,尤其是情报共享,否则库尔斯克周围将会在数天之内崩溃。 国防预算:谁来为军队买单? 面对特朗普的撤离以及俄罗斯的威胁,欧盟和法国纷纷表示有必要大幅增加军费预算。如何筹得这笔巨额款项,引发关注。《解放报》发表社评指出:在公共开支削减的背景下,政府希望大幅增加国防预算的打算引发担忧。尽管资金来源存有多种途径,却很难达成统一意见。 首先,适当增税,不乏是一种可行办法。但遭到马克龙的坚决反对。他宁愿损害国家的凝聚力,也不愿做出让步;另外,利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也是一种可能。却也很难在此一问题上获得一致认同。总之,鉴于美国的放弃和俄罗斯的威胁,加强国家和欧盟的防御至关重要。当务之急,是统一各方意见,方可实现既定目标。 五大科技巨擘成为特朗普与欧洲展开较量的核心 另外,《解放报》刊出一篇分析文章,解读了特朗普对欧洲加征关税背后的政治较量。该报指出:美国总统对欧洲加征关税的背后,掩藏着一场事关“欧洲数字服务法”未来的政治斗争。面对华盛顿的恐吓,欧洲不得不在摸索中前行。 从表面上看,特朗普推行的似乎只是一种经济策略,但对擅长使用“一箭双雕”手法的美国总统而言,其真正目的是撼动布鲁塞尔的一些法规,尤其关涉数字化(的法规)。 实际上,美国的政治施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二月底发布的一份颇具威胁口吻的备忘录就是最好的例证。特朗普坚称:美国大型科技公司是“敲诈勒索”、“不公平罚款和处罚”的受害者。因此他以加征关税的做法作出“必要的应对措施”,以“减轻对美国造成的伤害并修复由此产生的不平衡”。 多年来,欧盟在审核社交媒体内容、反垄断实践以及人工智能安全等领域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法律库,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面;先后推出《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数字服务法案(DSA)》、《数字市场法案(DMA)》、人工智能IA 法案等)来规范科技巨头的活动,针对的主要是美国或中国的科技巨头,对违规行为实施限制和制裁。 如今,面对特朗普的恐吓企图,欧盟毫不妥协,承诺将采取“坚定和相称的反制措施”,同时强调:欧盟的数字立法不会有丝毫改变。欧盟委员会表示:如有必要,将迅速而果断地做出反应,以捍卫其权利和监管自主权,反对不合理的措施。 另外,欧盟针对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影响并不十分担忧,因为2023年欧盟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480亿欧元,“仅”占跨大西洋贸易总额的3%。

Duration:00:05:32